楊東輝 家紡產業需要民族風格
“現在中國家紡業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規模,但家紡設計中的民族化風格還不夠,制約了家紡產業發展水平提升。”11月26日,擔任首屆南通市家用紡織品設計大賽決賽評委會主任的我國家紡業“掌門人”——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東輝接受了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暢談了對目前國內家紡業現狀的看法。
中國家紡應有自己的民族風格
“過去中國的家紡都是從西方舶來、拷貝,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知識產權糾紛中一直處于被動地位。”楊東輝說,雖然近幾年來,通過抓知識產權、抓自主創新,中國家紡設計有了很大提高,但民族化的風格還不夠。正如國外專家評價中國家紡作品時說的“完全創新的、民族的、世界的并不多見”。相比而言,印度、巴基斯坦在這方面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家紡產品讓人一看,就知道有自己民族的風格。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如果從河姆渡舊石器時代算起,至今已有七千年文明,中國家紡設計應該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民族特色不是孤立的,首先要適應世界的流行潮流,要將世界之潮流與固有之特色糅合在一起。楊東輝說,南通的傳統制作工藝繡花非常有特色,現在就是要考慮怎樣完善在繡花的基礎上,把民族的、傳統的與現代的潮流結合在一起,更加體現南通家紡產品的特色。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但挖掘民族特色需要有一定的時間,楊東輝透露,中國家紡協會已有計劃,準備動員全國的家紡技術力量,挖掘、整理、出版一部家紡設計大全《中華錦繡》。
設計要順應世界潮流
楊東輝坦言,在世界上,中國家紡業仍處于國際家紡產業鏈的低端。從此次參賽活動來看,雖然所有參賽作品都是經過當地版權辦公室審查合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作品,但難以掩飾其中不足:首先,有些作品在設計上過滿,未能給別人一種想象的空間;其次要考慮人性化,有的枕頭都是滿色花,睡在上面也不舒服,還容易劃傷小孩皮膚,這些都需要改進;第三在色彩上運用比較亂,加強對流行色和色彩學的研究也是家紡設計師非常重要的工作,等等。
楊東輝說,現在市場上所見到的家紡產品都是時尚類的,時尚類的產品就應該符合潮流設計。“遠看顏色近看花”、“摸摸面料再討價”,是消費者選購家紡產品的一般規律。家紡產品不能做到令消費者駐足,吸引人的眼球,就很難再搞下去。因而,在設計上,要順應流行潮流。
創品牌要先做企業文化 楊東輝認為,打造一個品牌需要時間、需要一定的市場、需要強大的資金實力支撐,與之相較,更重要的是企業還必須做實實在在的企業文化。
“爭創品牌,首先要征服自己,主要體現在市場上‘利’與‘義’的選擇上。”楊東輝說,有不少品牌擁有燦爛的歷史,但就是在“利”與“義”上發生了一時的偏頗,一個好端端的品牌就倒下去了。因此,這位專家建言,一要做到不侵權,二要學會維權。同時圍繞爭創“名企、名人、名品”,創新自我,不斷塑造自我,企業就一定會打造出名牌,實現不斷超越。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