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龍針織林朝旺:從銷售代表到紡企總經理
2012-12-27
從一個織物廠的銷售代表到東龍針紡的總經理,角色的演化和更迭再一次切實地向我們展現了一個顛撲不破的影像——大地階梯。正如中華版圖所呈現的高、中、低,在我們的人生版圖上也呈現出同樣的“階梯”,在攀爬“階梯”的過程中,林經理用“學習”助長腳力。
然而,“階梯”因人而異,因勢而漲,它不斷地考驗著我們的耐力和勇氣——“央行7月22日晚間宣布人民幣升值2%,意味著一個300萬美元的出口信用證,一下被砍去50萬人民幣的凈利潤;加之,新的匯率機制允許人民幣每天以0.3%的速度攀升或者下跌(即:人民幣可以在兩個月內升值或貶值15%)。”“美國和歐盟突然以執行特別保障措施為由,限制中國紡織品的出口......”理想中期待的貿易一體化前景黯淡,憂心忡忡、惶恐在蔓延......
林朝旺,福建東龍針紡的創始人之一,現任的總經理,將如何引領東龍,在其攀爬的過程中順利實現“階梯”的交集?
記者:看了你的簡歷,發現你很注重學習:在管理企業的過程中,先后在福州和清華大學就讀。你怎樣看待管理過程中的學習能力?不僅如此,您在員工教育、培訓、研發方面也不吝投資,您想要把東龍打造成什么模樣?我們想聽聽您的思路。
林朝旺:生產型企業需要生存,需要技術,但要發展,就一定離不開管理。管理需要不斷創新,而創新動力最主要的來源在于管理者的學習。不斷學習是至關重要的。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努力和創新。員工教育、培訓等方面的投資,是回報率很大的投資,我們將繼續和加大這方面的投資。
我們將在三年內廣納我們需要的人才,打造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東龍集團。
記者:從1994年到1995年,您由一個提花織物廠的銷售人員一躍為東龍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當然,其間肯定有艱辛,但這一躍來得如此神速、跨度又這樣大,是什么成全了你?你認為其間起決定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林朝旺:應該說來,是對生活和理想的一種追求。剛開始時,的確非常艱辛,但是憑著對理想的追求,我堅持下來了,應該說,我是幸運的,同時這也是努力、不斷追求的結果。
在這中間,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在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素質,不斷提升自我的結果。
記者:央行7月22日晚間宣布人民幣升值2%,意味著一個300萬美元的出口信用證,一下被砍去50萬人民幣的凈利潤;加之,新的匯率機制允許人民幣每天以0.3%的速度攀升或者下跌(即:人民幣可以在兩個月內升值或貶值15%)。您認為,這對進出口企業造成了哪些影響?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東龍又將怎樣來回避和降低這種匯率風險?
林朝旺: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公司確實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直接來說就是導致利潤的直接下降。但更重要的在于這將減弱我國產品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隨即嚴重影響到我國產品的市場份額。
對我們來說,風險性并不大。原因在于我們主要的產品——蕾絲花邊是內衣的輔料,產品科技含量較高;我們的客戶——內衣企業生產附加值也較高,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大,人民幣升值影響就較小。同時,我們也很注重產品的環保、功能性方面,提高我們產品的競爭力來降低這些風險。
記者:作為行業內的有識之士,您對紡織服裝市場的變化是怎樣判斷的?未來這一市場會出現哪些新的發展趨勢?在未來的產業競爭中,企業應該靠什么取勝?
林朝旺:紡織服裝市場的變化是隨著流行進行影異變化的,掌握了市場流行趨勢就掌握了市場變化的規律,要抓住市場變化的規律就要抓住流行變化的趨勢。我認為服裝市場將向環保化、功能化和個性化發展。
未來的產業競爭中,企業只有依靠產品的不斷升級、不斷的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才有可能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記者:隨著市場經濟改革和發展的不斷深入,民企的體制優勢正在逐步喪失。他們一方面要面對加入WTO后國際競爭的市場壓力;另一方面國企改革的逐步完善,正在越來越大地吞噬他們的生存空間。民企應該怎么辦,哪一個方向才是他們的選擇?請就您的行業經驗,談談對此的看法。
林朝旺:民企要生存,只有作出自己的特色、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才有可能實現。民營企業不要一味追求大,但是一定要做強,只要做強了,就一定有我們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做強,就是要有自己的獨特特色。我相信,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就能生存和發展。
個人簡歷:
1993——1994年:任長樂市提花織物廠銷售代表1995——2002年:任福建東龍針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0——2003年:于福州大學管理學院就讀工商企業管理專業2002——至今:任福建東龍針紡有限公司總經理2004——2005年:于清華大學總裁研修班學習。
然而,“階梯”因人而異,因勢而漲,它不斷地考驗著我們的耐力和勇氣——“央行7月22日晚間宣布人民幣升值2%,意味著一個300萬美元的出口信用證,一下被砍去50萬人民幣的凈利潤;加之,新的匯率機制允許人民幣每天以0.3%的速度攀升或者下跌(即:人民幣可以在兩個月內升值或貶值15%)。”“美國和歐盟突然以執行特別保障措施為由,限制中國紡織品的出口......”理想中期待的貿易一體化前景黯淡,憂心忡忡、惶恐在蔓延......
林朝旺,福建東龍針紡的創始人之一,現任的總經理,將如何引領東龍,在其攀爬的過程中順利實現“階梯”的交集?
記者:看了你的簡歷,發現你很注重學習:在管理企業的過程中,先后在福州和清華大學就讀。你怎樣看待管理過程中的學習能力?不僅如此,您在員工教育、培訓、研發方面也不吝投資,您想要把東龍打造成什么模樣?我們想聽聽您的思路。
林朝旺:生產型企業需要生存,需要技術,但要發展,就一定離不開管理。管理需要不斷創新,而創新動力最主要的來源在于管理者的學習。不斷學習是至關重要的。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努力和創新。員工教育、培訓等方面的投資,是回報率很大的投資,我們將繼續和加大這方面的投資。
我們將在三年內廣納我們需要的人才,打造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東龍集團。
記者:從1994年到1995年,您由一個提花織物廠的銷售人員一躍為東龍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當然,其間肯定有艱辛,但這一躍來得如此神速、跨度又這樣大,是什么成全了你?你認為其間起決定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林朝旺:應該說來,是對生活和理想的一種追求。剛開始時,的確非常艱辛,但是憑著對理想的追求,我堅持下來了,應該說,我是幸運的,同時這也是努力、不斷追求的結果。
在這中間,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在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素質,不斷提升自我的結果。
記者:央行7月22日晚間宣布人民幣升值2%,意味著一個300萬美元的出口信用證,一下被砍去50萬人民幣的凈利潤;加之,新的匯率機制允許人民幣每天以0.3%的速度攀升或者下跌(即:人民幣可以在兩個月內升值或貶值15%)。您認為,這對進出口企業造成了哪些影響?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東龍又將怎樣來回避和降低這種匯率風險?
林朝旺: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公司確實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直接來說就是導致利潤的直接下降。但更重要的在于這將減弱我國產品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隨即嚴重影響到我國產品的市場份額。
對我們來說,風險性并不大。原因在于我們主要的產品——蕾絲花邊是內衣的輔料,產品科技含量較高;我們的客戶——內衣企業生產附加值也較高,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大,人民幣升值影響就較小。同時,我們也很注重產品的環保、功能性方面,提高我們產品的競爭力來降低這些風險。
記者:作為行業內的有識之士,您對紡織服裝市場的變化是怎樣判斷的?未來這一市場會出現哪些新的發展趨勢?在未來的產業競爭中,企業應該靠什么取勝?
林朝旺:紡織服裝市場的變化是隨著流行進行影異變化的,掌握了市場流行趨勢就掌握了市場變化的規律,要抓住市場變化的規律就要抓住流行變化的趨勢。我認為服裝市場將向環保化、功能化和個性化發展。
未來的產業競爭中,企業只有依靠產品的不斷升級、不斷的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才有可能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記者:隨著市場經濟改革和發展的不斷深入,民企的體制優勢正在逐步喪失。他們一方面要面對加入WTO后國際競爭的市場壓力;另一方面國企改革的逐步完善,正在越來越大地吞噬他們的生存空間。民企應該怎么辦,哪一個方向才是他們的選擇?請就您的行業經驗,談談對此的看法。
林朝旺:民企要生存,只有作出自己的特色、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才有可能實現。民營企業不要一味追求大,但是一定要做強,只要做強了,就一定有我們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做強,就是要有自己的獨特特色。我相信,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就能生存和發展。
個人簡歷:
1993——1994年:任長樂市提花織物廠銷售代表1995——2002年:任福建東龍針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0——2003年:于福州大學管理學院就讀工商企業管理專業2002——至今:任福建東龍針紡有限公司總經理2004——2005年:于清華大學總裁研修班學習。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237533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