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師郭培:用心做最美嫁衣
與郭培的采訪采訪約在她在上海的中國新娘高級定制會館內,這家店落于外灘“萬國建筑群”末端的百年英式建筑內。整個建筑充滿著久經洗禮的滄桑感,同時又有融合中西美學所交繪的從容大度,其古典與華美融合出的獨特氣質讓“中國新娘”別具韻味。
上午十點,當記者研究員走進這家定制館時,郭培正忙碌地陪同客戶挑選和試換禮服,正在試衣服的是曾經以演唱眾多"上海老歌"系列而聞名的歌唱家方瓊。郭培說,三月份,在這里會有一場名為"上海味道"的展現旗袍美的派對,"旗袍的美可以超越華倫天奴"。
記者:您的"玫瑰坊"現在有多大規模?"中國新娘"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
郭培:中國新娘高級定制館是相對"玫瑰坊"獨立的一個品牌,叫"囍",它的第一個旗艦店就在上海。我們主打定制中國嫁衣,因為我覺得中國新娘并不是僅僅指結婚那一刻的女孩,所有的中國女孩一生都該是中國新娘,我用我掌握的所有的方式和技能去表達我對幸福、對中國新娘的祝福,極盡用心去展現美。現在整個玫瑰坊加上中國新娘共有四百多人,僅繡工就有三百多人。
記者:我看到店里很多禮服都是中西方元素交融在一起的。
郭培:中國元素相對比較重要,我們希望能夠對傳統工藝的繼承和發展。但是,其實對我來說沒有什么東方西方,只有現代的。現在的地球是平的,文化交流沒有一點障礙,現代的眼光應該是國際的,所以混合是自然而然的,比如一件禮服裙型可能是西式的,但是上面的花飾是中國的,也許我們表達的是東方元素,但是繡法是西方的,我們在不斷借鑒和吸取別人有點重提升自己,在這種混合中產生改變。在今天我已經不去計較于中西方元素的比列。
記者:中國新娘又是主打高檔定制,這是否會讓你的作品局限于少數人群中?
郭培:我真的不愿意別人評價我是為少數人服務的,說我的衣服用多貴,是誤導別人對我的理解。中國新娘中的禮服有兩種檔次,一種是價位高些的,因為這些禮服的制作耗費二、三十個月時間,經過太多人的手,高達四十多萬,從工到料都是精品。
而且,中國新娘不做一時的服裝,嫁衣標志她一世的美麗,有的又豈止值幾十萬。但我們也有兩到四萬的嫁衣,價值不是衡量的標準,如果顧客只有一萬,我也會為你用心做出最美的嫁衣。如果大家都把"郭培"的衣服定義為天價的,會隔離消費者對中國嫁衣的認知,其實它與每個中國女孩有關。
因為我想做每個人能穿得起的嫁衣,又想做最美的嫁衣,它們并不矛盾,現在我每日用心思考的就是能做出每個人可以支付又是每個人所拍手稱贊的嫁衣。我客戶中有太多平凡百姓,甚至還有下崗的工人,他們為女兒挑選一件嫁衣,愿意用最大的付出做一件最美的嫁衣給最愛的人,我往往在為這些普通人做衣服時會更感動更用心,因為那會是他們一輩子的珍藏。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