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者沈自洪:品牌如通行證
2013-3-26
沈自洪,一名具有創業精神和品牌意識的大學生,從一臺縫紉機到200余臺先進設備;從家庭小作坊到擁有30余名專業設計人員、600多名員工的規模型企業;從擺地攤吆喝到在全國設立40多家分支機構、打進700余家超市商場;從產品無牌無名到擁有8個商標和嘉興市著名商標稱號,沈自洪僅用了短短七八年時間。
失業逼上了“梁山”
1990年,從嘉興學院紡織專業畢業的沈自洪,被分配到海寧的一家國有企業。為了與在杭州工作的妻子團圓,兩年后,沈自洪不惜摔掉“鐵飯碗”,辭職到杭州的一家公司打工。
誰料平靜的生活沒過多久,公司破產了。失業后的沈自洪幾乎面臨“逼上梁山”的絕境,他不再猶豫,干脆卷起鋪蓋,毅然決定用所學的知識走自己的路。
或許是不愿再回到夫妻分居生活的日子,也或許在這個人生的轉折點更需要妻子的支持,沈自洪動員妻子停薪留職,雙雙從杭州回到家鄉海寧,開始了從事手袋生產的創業。
說是創業,其實只是一間借來的十幾平方米屋子,一臺縫紉機,一堆從皮件廠買來的零料。模仿加想像,丈夫設計,妻子縫制。然后,沈自洪肩扛手提自制的成品手袋,坐火車,乘公交車,輾轉江浙滬,一個個店鋪挨著推銷。一次,沈自洪扛著60只手袋去義烏小商品市場推銷,幾天過去了,非但一只也沒賣掉,反而頻遭白眼。屢次碰壁后,沈自洪仍不甘心,又跑到南京夫子廟去碰運氣。當終于有一家商鋪與他簽訂50只手袋、價值1000多元的購銷合同時,沈自洪高興的幾乎要跳起來,在他看來,這哪里是一紙合同,分明是希望的亮點,成功的起點。
為了增加銷量,沈自洪又逼著自己拉下臉面,乘著夜色,到杭州做起了擺地攤的小販生意,拱宸橋、大關橋、賣魚橋等人流較多的地方,常有他出沒的身影。由于品種適合普通百姓,價格又低,每個晚上能賣出二三十只手袋。
如此一年多風雨無阻的練攤生意,沈自洪獲得了一定的原始積累。當然,站在馬路邊那種辛酸的滋味,一般人是很難體會到的。尤其是那一聲聲吆喝兜售,口羅里口羅唆的討價還價,讓這個曾經的“天之驕子”夠受的了。
回憶起那段馬路生意的日子,沈自洪卻坦然地說:“沒有當初,哪有今天。不擺地攤,哪來工廠。”
后來通過朋友介紹,沈自洪生產的手袋好不容易擠進杭州百貨大樓代銷,可由于無牌無名,少有人問津。在這個名牌林立的大城市里,哪有沈自洪的立足之地?經過一番在市場上的闖蕩、探索,沈自洪終于悟出了商標、品牌是企業發展必由之路這個道理。
于是,得到磨煉的沈自洪不再僅僅追求眼前利益,而是把長遠發展作為事業的目標。還在公司創辦前的1997年,沈自洪就有意識地注冊了“立特希泊”商標。浙江卡拉揚商務休閑用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海寧市小綿羊手袋有限公司成立之年,“立特希泊”商標也獲得核準。
有了名正言順的公司,拿到了屬于自己的牌子,沈自洪信心倍增,底氣更足。他一改過去零打碎敲的經營方式,在商場外的墻體上懸掛大幅廣告牌,在店堂內也打出了無數的小廣告,開始走上了品牌創業之路。這一招果然湊效,“立特希泊”手袋逐漸打響,很快引起了消費者的青睞。一年后,產品已進入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20多家超市。
不久,又在廣州、天津、福州、哈爾濱、沈陽等大城市立足,取得了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銷售額從2001年的500萬元猛增至2003年的3000多萬元,兩年遞增了逾6倍。
念念不忘品牌經
沈自洪每次出差大城市,在馬路上行走,在商場里逛,甚至在車站、飯店,他的眼光總是往人們背著、拎著的包上瞟,有時看到行人手中拎著一款沒見過的手袋,他就會莫名其妙地追上去緊隨其身后,人家上公交車,他也匆忙跳上車,人家下車,他也跟著下,直至將手袋的外觀毫不遺漏地印在了腦子里,才揉著看眨了的眼皮,滿意返回。
商標和品牌猶如一輛牽引機,牽引著企業闖入了市場,也讓沈自洪看到了創牌對于發展前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要指望自己的產品賣給所有的消費者,每一件商品要確定一個群體為消費對象。”基于這樣的經營思路,沈自洪根據不同的消費群體,煞費苦心地設計出登山系列、商務系列、雙肩系列、書包系列、旅行系列、休閑系列等特色產品。
沈自洪的麾下有一個品牌設計研發中心,有一支30多人的品牌設計研發隊伍。這批設計研發人員,一半時間奔波在全國各大城市,一半時間在設計室里進行創作。他們廣泛進行市場調研,了解市場信息。
為了設計出適合學生使用的書包,設計人員針對書包大多由母親領著孩子去買的情況,專門分析了母子對書包的喜好心里,甚至特地跑到學校,測量課桌大小。根據所掌握的最新市場潮流,以及消費者需求、愛好等心理因素,不間斷地構劃各類原創作品,全年要設計出120多個新款手袋,平均每3天推出一個新品。
“自己說一百句,不如消費者說一句。”沈自洪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早在1999年,他就確立了“堅持自我,超越顛峰”的企業精神,“滿足和超越客戶期盼”的品牌理念,把不以“眼前利益”的誘惑作為衡量和考驗意志力的標準,著力增強企業競爭力,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品牌意識,堅持“不允許一件不合格產品流向市場,不允許一個次品出現在消費者手中”的質量宗旨,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效果。
在寧波樂購超市一個僅兩名營業員的10平方米專柜,一個月創造了16萬元的銷售額,相當于要接待2500名顧客。同樣在成都的一家超市,一天時間里僅雙肩包一個品種,竟然賣出了670只。一家旅游公司原先以每只13元的價格從其他地方買進旅行專用包,可當他們看到卡拉揚公司的旅行包設計,更突出人性化特點,寧可多出5元錢轉而買“立特希泊”產品。去年在深圳的一個展銷會上,“卡拉揚”推出的一款以民工為受眾的廉價實用手袋,最多一天竟然銷出了1400只,成為整個展銷會上記者追棒的一大新聞熱點。而一款美觀大方的原創性登山包,自1999年推向市場后,至今仍經“銷”不衰,平均每年要銷出10萬只,不僅創造了企業歷年銷量之最,也創出了國內行業中同一品種銷量之最,成了企業的支柱產品之一。
創市場閑庭信步
在上海,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公交車上“卡拉揚”產品的通體廣告。這又是沈自洪品牌創業的一大制勝法寶。為使企業產品在上海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去年,沈自洪花巨資包下了上海市內一條公交線路的車身廣告。活龍活現的各款手袋,色彩亮麗的誘人圖案,如一道流動的風景線,給行人送去了美的愉悅。
沈自洪尤其注重品牌經營,把品牌經營理念視為企業持續發展的捷徑。除了在商場內外做廣告,還在阿里巴巴、新浪、搜狐等國內外著名網站進行廣告宣傳,并且每年都要參加全國各地幾乎所有的行業展示會,展銷會,博覽會,在商場超市開展了吸引少兒消費群體,激發其購買欲望的“尋寶”趣味活動,并且還打算在高速公路上豎立巨型廣告牌。
最近,沈自洪又籌劃在新的海寧中國皮革城開設品牌展示廳,憑借皮革城的平臺以及中國皮革博覽會的契機,開展客商互動、經驗交流等多個全新的創牌活動方案。不失時機地全方位擴大品牌知名度,力爭走出一條品牌提升層次,品牌擴大影響,品牌搶灘國內外市場的發展之路。
品牌創業的策略,給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沈自洪創辦公司5年來,銷售額年均增長80%,預計今年可銷售200萬只各類手袋,銷售額將跨越6000萬元的新臺階。
在公司,有16名從大專學歷到碩士學位的人才,擔任了部門經理以上職務。作為一名有眼光的老板,沈自洪把知識和人才看成企業不斷發展的后勁,他大膽地將總經理的職位讓給從外地引進的一名人才。這種放手讓權的做法,既為建立產權分離的現代企業制度奠定了基礎,又能使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規劃企業的未來。
搏擊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沈自洪顯然深知,要想獲得品牌聲譽,首先必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標。基于這樣的認識,企業在不長的時間里,先后注冊了“立特希泊”、“閑庭信步”、“無限暢游”等8個商標,申報了15項手袋外觀或實用專利,其中兩項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確認。品牌培育和品牌實施戰略,提升了企業形象,擴大了企業聲譽,也受到了消費者的期待和厚望。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以全國大賣場為主渠道的網絡布局,覆蓋包括歐尚、易初蓮花在內的國內550余家大型超市,初顯包袋行業的主導地位。連國際連鎖巨頭沃爾瑪、家樂福,也主動提出經銷卡拉揚公司的系列手袋產品。
前不久,沈自洪收到了“卡拉揚”、“卡拉羊”、“浣熊小潔”3個在臺灣注冊的商標許可使用證書,這意味著浙江卡拉揚商務休閑用品有限公司的產品已獲準在臺灣市場銷售。其實沈自洪早就在關注海峽對岸的手袋市場,通過各種渠道,對臺灣受眾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心里進行了仔細研究和評判。因此,在獲得了在臺灣注冊的商標后,“卡拉揚”產品很快將進入臺灣市場。沈自洪并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如今,他又在籌劃到歐美國家注冊商標,力爭用兩年時間,使“卡拉揚”品牌手袋內、外銷量各占“半壁江山”。不用多久,卡拉揚公司將登上手袋行業“億元級”的“座椅”。
“沒有品牌,就沒有企業的今天。品牌就如一張通行證,讓我們的產品在市場上暢通無阻。”沈自洪深有感觸地說。
失業逼上了“梁山”
1990年,從嘉興學院紡織專業畢業的沈自洪,被分配到海寧的一家國有企業。為了與在杭州工作的妻子團圓,兩年后,沈自洪不惜摔掉“鐵飯碗”,辭職到杭州的一家公司打工。
誰料平靜的生活沒過多久,公司破產了。失業后的沈自洪幾乎面臨“逼上梁山”的絕境,他不再猶豫,干脆卷起鋪蓋,毅然決定用所學的知識走自己的路。
或許是不愿再回到夫妻分居生活的日子,也或許在這個人生的轉折點更需要妻子的支持,沈自洪動員妻子停薪留職,雙雙從杭州回到家鄉海寧,開始了從事手袋生產的創業。
說是創業,其實只是一間借來的十幾平方米屋子,一臺縫紉機,一堆從皮件廠買來的零料。模仿加想像,丈夫設計,妻子縫制。然后,沈自洪肩扛手提自制的成品手袋,坐火車,乘公交車,輾轉江浙滬,一個個店鋪挨著推銷。一次,沈自洪扛著60只手袋去義烏小商品市場推銷,幾天過去了,非但一只也沒賣掉,反而頻遭白眼。屢次碰壁后,沈自洪仍不甘心,又跑到南京夫子廟去碰運氣。當終于有一家商鋪與他簽訂50只手袋、價值1000多元的購銷合同時,沈自洪高興的幾乎要跳起來,在他看來,這哪里是一紙合同,分明是希望的亮點,成功的起點。
為了增加銷量,沈自洪又逼著自己拉下臉面,乘著夜色,到杭州做起了擺地攤的小販生意,拱宸橋、大關橋、賣魚橋等人流較多的地方,常有他出沒的身影。由于品種適合普通百姓,價格又低,每個晚上能賣出二三十只手袋。
如此一年多風雨無阻的練攤生意,沈自洪獲得了一定的原始積累。當然,站在馬路邊那種辛酸的滋味,一般人是很難體會到的。尤其是那一聲聲吆喝兜售,口羅里口羅唆的討價還價,讓這個曾經的“天之驕子”夠受的了。
回憶起那段馬路生意的日子,沈自洪卻坦然地說:“沒有當初,哪有今天。不擺地攤,哪來工廠。”
后來通過朋友介紹,沈自洪生產的手袋好不容易擠進杭州百貨大樓代銷,可由于無牌無名,少有人問津。在這個名牌林立的大城市里,哪有沈自洪的立足之地?經過一番在市場上的闖蕩、探索,沈自洪終于悟出了商標、品牌是企業發展必由之路這個道理。
于是,得到磨煉的沈自洪不再僅僅追求眼前利益,而是把長遠發展作為事業的目標。還在公司創辦前的1997年,沈自洪就有意識地注冊了“立特希泊”商標。浙江卡拉揚商務休閑用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海寧市小綿羊手袋有限公司成立之年,“立特希泊”商標也獲得核準。
有了名正言順的公司,拿到了屬于自己的牌子,沈自洪信心倍增,底氣更足。他一改過去零打碎敲的經營方式,在商場外的墻體上懸掛大幅廣告牌,在店堂內也打出了無數的小廣告,開始走上了品牌創業之路。這一招果然湊效,“立特希泊”手袋逐漸打響,很快引起了消費者的青睞。一年后,產品已進入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20多家超市。
不久,又在廣州、天津、福州、哈爾濱、沈陽等大城市立足,取得了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銷售額從2001年的500萬元猛增至2003年的3000多萬元,兩年遞增了逾6倍。
念念不忘品牌經
沈自洪每次出差大城市,在馬路上行走,在商場里逛,甚至在車站、飯店,他的眼光總是往人們背著、拎著的包上瞟,有時看到行人手中拎著一款沒見過的手袋,他就會莫名其妙地追上去緊隨其身后,人家上公交車,他也匆忙跳上車,人家下車,他也跟著下,直至將手袋的外觀毫不遺漏地印在了腦子里,才揉著看眨了的眼皮,滿意返回。
商標和品牌猶如一輛牽引機,牽引著企業闖入了市場,也讓沈自洪看到了創牌對于發展前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要指望自己的產品賣給所有的消費者,每一件商品要確定一個群體為消費對象。”基于這樣的經營思路,沈自洪根據不同的消費群體,煞費苦心地設計出登山系列、商務系列、雙肩系列、書包系列、旅行系列、休閑系列等特色產品。
沈自洪的麾下有一個品牌設計研發中心,有一支30多人的品牌設計研發隊伍。這批設計研發人員,一半時間奔波在全國各大城市,一半時間在設計室里進行創作。他們廣泛進行市場調研,了解市場信息。
為了設計出適合學生使用的書包,設計人員針對書包大多由母親領著孩子去買的情況,專門分析了母子對書包的喜好心里,甚至特地跑到學校,測量課桌大小。根據所掌握的最新市場潮流,以及消費者需求、愛好等心理因素,不間斷地構劃各類原創作品,全年要設計出120多個新款手袋,平均每3天推出一個新品。
“自己說一百句,不如消費者說一句。”沈自洪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早在1999年,他就確立了“堅持自我,超越顛峰”的企業精神,“滿足和超越客戶期盼”的品牌理念,把不以“眼前利益”的誘惑作為衡量和考驗意志力的標準,著力增強企業競爭力,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品牌意識,堅持“不允許一件不合格產品流向市場,不允許一個次品出現在消費者手中”的質量宗旨,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效果。
在寧波樂購超市一個僅兩名營業員的10平方米專柜,一個月創造了16萬元的銷售額,相當于要接待2500名顧客。同樣在成都的一家超市,一天時間里僅雙肩包一個品種,竟然賣出了670只。一家旅游公司原先以每只13元的價格從其他地方買進旅行專用包,可當他們看到卡拉揚公司的旅行包設計,更突出人性化特點,寧可多出5元錢轉而買“立特希泊”產品。去年在深圳的一個展銷會上,“卡拉揚”推出的一款以民工為受眾的廉價實用手袋,最多一天竟然銷出了1400只,成為整個展銷會上記者追棒的一大新聞熱點。而一款美觀大方的原創性登山包,自1999年推向市場后,至今仍經“銷”不衰,平均每年要銷出10萬只,不僅創造了企業歷年銷量之最,也創出了國內行業中同一品種銷量之最,成了企業的支柱產品之一。
創市場閑庭信步
在上海,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公交車上“卡拉揚”產品的通體廣告。這又是沈自洪品牌創業的一大制勝法寶。為使企業產品在上海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去年,沈自洪花巨資包下了上海市內一條公交線路的車身廣告。活龍活現的各款手袋,色彩亮麗的誘人圖案,如一道流動的風景線,給行人送去了美的愉悅。
沈自洪尤其注重品牌經營,把品牌經營理念視為企業持續發展的捷徑。除了在商場內外做廣告,還在阿里巴巴、新浪、搜狐等國內外著名網站進行廣告宣傳,并且每年都要參加全國各地幾乎所有的行業展示會,展銷會,博覽會,在商場超市開展了吸引少兒消費群體,激發其購買欲望的“尋寶”趣味活動,并且還打算在高速公路上豎立巨型廣告牌。
最近,沈自洪又籌劃在新的海寧中國皮革城開設品牌展示廳,憑借皮革城的平臺以及中國皮革博覽會的契機,開展客商互動、經驗交流等多個全新的創牌活動方案。不失時機地全方位擴大品牌知名度,力爭走出一條品牌提升層次,品牌擴大影響,品牌搶灘國內外市場的發展之路。
品牌創業的策略,給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沈自洪創辦公司5年來,銷售額年均增長80%,預計今年可銷售200萬只各類手袋,銷售額將跨越6000萬元的新臺階。
在公司,有16名從大專學歷到碩士學位的人才,擔任了部門經理以上職務。作為一名有眼光的老板,沈自洪把知識和人才看成企業不斷發展的后勁,他大膽地將總經理的職位讓給從外地引進的一名人才。這種放手讓權的做法,既為建立產權分離的現代企業制度奠定了基礎,又能使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規劃企業的未來。
搏擊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沈自洪顯然深知,要想獲得品牌聲譽,首先必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標。基于這樣的認識,企業在不長的時間里,先后注冊了“立特希泊”、“閑庭信步”、“無限暢游”等8個商標,申報了15項手袋外觀或實用專利,其中兩項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確認。品牌培育和品牌實施戰略,提升了企業形象,擴大了企業聲譽,也受到了消費者的期待和厚望。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以全國大賣場為主渠道的網絡布局,覆蓋包括歐尚、易初蓮花在內的國內550余家大型超市,初顯包袋行業的主導地位。連國際連鎖巨頭沃爾瑪、家樂福,也主動提出經銷卡拉揚公司的系列手袋產品。
前不久,沈自洪收到了“卡拉揚”、“卡拉羊”、“浣熊小潔”3個在臺灣注冊的商標許可使用證書,這意味著浙江卡拉揚商務休閑用品有限公司的產品已獲準在臺灣市場銷售。其實沈自洪早就在關注海峽對岸的手袋市場,通過各種渠道,對臺灣受眾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心里進行了仔細研究和評判。因此,在獲得了在臺灣注冊的商標后,“卡拉揚”產品很快將進入臺灣市場。沈自洪并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如今,他又在籌劃到歐美國家注冊商標,力爭用兩年時間,使“卡拉揚”品牌手袋內、外銷量各占“半壁江山”。不用多久,卡拉揚公司將登上手袋行業“億元級”的“座椅”。
“沒有品牌,就沒有企業的今天。品牌就如一張通行證,讓我們的產品在市場上暢通無阻。”沈自洪深有感觸地說。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246006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