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學生解決無水化印染難題
作者:張致遠 姚臻 2013-4-26
目前,國際上運用的無水化染色技術有不少缺陷,比如染色不均勻,正品率低,染色時間長,且對設備的制造要求高,產業化應用局限多。日前,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的6名學生研發出一種關鍵技術——“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繩狀染色”,可有效解決染色不均問題。
團隊成員楊慕瑩介紹說,該技術適用于各類紡織品織物,尤其適用于難于加工的輕薄型、易變形織物的匹染加工。用該技術對紡織品進行無水化染色,可以真正達到零排放、零污染,實現紡織品的綠色、生態和環保化生產。與傳統水浴染色相比,由于染后產品無需烘干及其他常規染后處理,可節約能源約20%左右,染色生產效率可提高3~6倍。與國際現有無水化染色技術相比,該技術不但解決了染色不均問題,提高了產品的正品率;同時也簡化了設備系統的設計和制作難度,實用性更強。
據悉,產品項目投產現已處于中試應用階段,團隊成員已生產出了顏色均勻的合格產品,在2012江蘇省第一屆大學生科技成果交流會上榮獲“最具潛力項目”稱號,得到了多家試用客商的好評。目前,相關產業化推廣應用也正與國內外多家單位交流當中。
團隊成員楊慕瑩介紹說,該技術適用于各類紡織品織物,尤其適用于難于加工的輕薄型、易變形織物的匹染加工。用該技術對紡織品進行無水化染色,可以真正達到零排放、零污染,實現紡織品的綠色、生態和環保化生產。與傳統水浴染色相比,由于染后產品無需烘干及其他常規染后處理,可節約能源約20%左右,染色生產效率可提高3~6倍。與國際現有無水化染色技術相比,該技術不但解決了染色不均問題,提高了產品的正品率;同時也簡化了設備系統的設計和制作難度,實用性更強。
據悉,產品項目投產現已處于中試應用階段,團隊成員已生產出了顏色均勻的合格產品,在2012江蘇省第一屆大學生科技成果交流會上榮獲“最具潛力項目”稱號,得到了多家試用客商的好評。目前,相關產業化推廣應用也正與國內外多家單位交流當中。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249126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