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標:企業家也要批評和自我批評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說,“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劑良藥,是對同志、對自己的真正愛護。”這些警醒之語對黨員干部適用,對企業家也同樣適用。雖然有人會說,企業家只要懂得贏利就行,但其實不然。如果企業家能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武器,“解剖”自己,幫助他人,也一定能達到“治治病”的效果。
中國企業家群體總體是好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作風問題”,而且企業家隊伍良莠不齊,一些人存在的“病狀”,讓廣大百姓感到不滿甚至反感。譬如,有的企業家為了不義之財鋌而走險,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坑害百姓;有的企業家偷稅漏稅,頻頻侵占國家利益;有的企業家不思進取,沉溺于花天酒地奢靡享樂之中;有的企業家不以人為本善待員工,甚至想方設法克扣員工收入;有的企業家整天與政府官員勾肩搭背,走權錢交易發財“捷徑”;有的企業家浪費資源污染環境,貽害子孫;有的企業家賺點錢就想移民國外;有的企業家陷入金錢崇拜,沒有社會責任感,極少參與慈善事業……
應該說,企業家能有今天的成功,受益于時代恩賜的人生機遇,離不開普通百姓的奉獻支持,是這片沃土滋潤了企業和企業家。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回報國家和人民?我之所以會拿出企業近一半的凈利潤來做慈善,就是因為我對這片土地充滿了感恩、敬畏和無盡的熱愛。
因此在企業的成長歷程中,企業家也應經常自我反思、自我批評,從而讓企業和自己一步步走向成熟,能夠充盈為社會做更多奉獻的正能量。古人說,“吾日三省吾身”。我呼吁我們的企業家朋友,能夠不斷提醒自己、反省自己,勇敢地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而這正是中國企業家精神的內核。
我曾常問自己這樣一些問題:我今天做慈善了嗎?我的公司污染環境了嗎?我的公司有沒有偷漏稅行為?我善待員工了嗎?我拖欠農民工工資了嗎?我通過行賄等方式拿不正當項目了嗎?我做了不能見光的事情了嗎?通過長期不斷問自己這些問題,我覺得這有助于校正我人生的方向,也使我在慈善環保的道路上,在每天工作、家庭生活中,更加有追求、有底氣、有快樂。我想,如果有更多企業家朋友,能夠展開自我批評,經常問一問這些問題,無疑將讓企業站在更高起點上,為社會多做貢獻,無疑將有利于企業家個人的人生更加幸福和快樂!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