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必須掌握的識人技術
2013-11-13
據我了解,此美劇的理論基礎來自美國一位教授,他叫保羅埃克曼(PaulEkman)率先發起了一項他稱之為“細微表情(micro-expression_rs)”的研究。一時的臉紅或抽動——這些瞬間即逝、無意識流露出來的面部動作表情,只有在電影的定格畫面中才能捕捉到,大多數未受過訓練的觀察者是無法注意到的。這也就是許多經理人在面臨問題時喜歡選擇進行面對面會談的原因。他們認為:通過看對方的眼神或是握手的力度,即能判斷他的誠意和承諾。談判者對一項要求做出讓步,是因為他“眨了眼”而被對手乘虛而入(對手認為這是他心虛的表現);而如果談判方達成了一致,則是因為他們“彼此對視”的結果。
不過,人們往往很據一些錯誤的線索就會對他人做出草率的判斷,因而造成失誤。比如,有人認為目光游移不定就是欺騙的跡象,但也有研究機構指出:害羞、缺乏自信、以及文化習俗等都有可能導致人轉移目光。在美國,目光接觸表示關注和興趣,而在非洲的一些地方,在日本和朝鮮,避免目光接觸是一種尊重的表示。因此,根據一種表情來判斷一個人有沒有說真話是錯誤的,必須把每條線索、每種跡象放在一起來綜合判斷,才能得到比較可信的印象。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可見能真正認識一個人是很難的,能知道別人的心思更是難上加難。尤其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作為企業領導難免與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這是常有的事,所以在他人交往時,先要掌握一定的識人技術,懂得一定的識人知識和一些快速的識人技術,懂得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認清一個人。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會遇到識人識才的問題,只有那些懂得觀察、快速識人的企業領導,才能在社交中輕易獲得成功,而那些沒有快速的“識人”本領的人,則很可能做一些徒勞的努力和犧牲。
上一頁123下一頁
如何察知人才的真才實學,如何讓員工的知識能量得到最大的發揮,如何做到知人善任、各盡其才,如何用較簡單的管理取得較大的績效,如何駕馭員工、建立優秀的團隊……這些問題都是錯綜復雜的,答案也不一麗足。關鍵是領導者要不斷揣摩和總結,最終尋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辦法。據媒體報道,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在科技推展會上發現,有些企業偽裝成顧客與科技人才進行交流和探討,實際是在物色人才。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人才呢?譚小芳老師認為:人才可以從德、才、術三方面來進行分析和探討。
1、德,當然包括日常所說的為人處事的道德,但對企業而言,包括員工必須認同企業的文化,遵循企業的價值觀。“道不同,不足為謀”,“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都是在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價值觀。企業家用思想推動企業,用價值觀凝聚資源。我們說,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沒有管理的管理,“無為而治”。實施基于價值觀的領導并非要找出更好的控制員工的方法,而是給員工以更多的自由。孫悟空的禁錮到來真的沒有了嗎?它還在那里。只是從有形變成了無形,由束縛肉體變成了束縛思想。這個束縛的關鍵,就是價值觀管理。
2、才,中國三國時期魏國人劉劭,有一本《鑒人資源》,說人有八種才干。“聰能聽序,謂之名物之才;思能造端,謂之構架之才;明能見機,謂之達識之才;辭能辯意,謂之贍給之才;捷能攝失,謂之權捷之才;守能待攻,謂之持論之才;攻能奪守,謂之推徹之才;奪能易予,謂之貿說之才”。翻譯成現代語言,應該是說聰明而能夠認識事物的發展規律;思考而能夠在舊基礎上更新,創新;智慧而能了解事物變化的原因;善于溝通而能說服別人;反應敏捷而能避免失誤;堅于防守而能抵御對手;主動出擊而能獲得勝利;能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批駁對手而贏得勝利。
3、術,簡單地說就是具備專業知識及專業的執行能力。識別人才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知人之性,莫難察焉”。白居易在《辨才》詩中有:“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須待七年期”。因此對于“非常之才”要有非常的耐心,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識別和考察。
在我國,認識人才、發現人才的事例可以說俯拾皆是:華羅庚發現陳景潤,是因為華羅庚精通數學;徐悲鴻發現齊白石,是因為徐悲鴻系一代宗師;王昆發現一大批得青年歌手,是因為王昆不僅有愛才之心,而且她本人就有很高的藝術才華。“能者知能,賢者知賢”,這是識才的一種規律。所以,領導者想當發現人才的“伯樂”,就要提高自身的修養、才能、品德,否則,人才天天生活在你周圍,你也會視而不見。與認識人才、發現人才密切相聯的是對人才的鑒別。判斷一個人是不是人才,依據什么做標準呢?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為了切實提高領導者的識人技術,譚小芳老師還提出了察言和觀色兩個技巧——察言,是識人的關鍵。一個人的言辭能透露他的品格,通過對方的言談你能了解他的地位、性格、品質以及內心情緒。因此,領會弦外之音是“察言”的關鍵所在。觀色,有如“看云識天氣”,從對方的表情、面相、打扮、動作以及看似不經意的行為,敏銳細致地觀察,可在第一時間掌握對方的意圖,了解對方的內心世界,從而隨機應變,做出正確的反應。
總之,由古論今,在我國生產力高速發展的今天,每個領導應該“鐵肩擔道義,慧眼識英才”,放開眼界發現人才,堅持以馬列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為指導,全面、發展地考察人才,建立科學的人才考察測評機制,從德、能、勤、績等方面嚴格考察,才能正確地識別人、發現人,切實提高識人技術!
回復 263195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淄博紡織培訓中心扎實做好就業培訓工作
淄博市紡織行業培訓中心是周村區就業培訓定點機構,該中心根據我區《2013年“免費技能培訓4000人”實施方案》要求,發揮...
全國整體軟裝設計高端特訓營舉辦
7月2日,為期3天的“全國整體軟裝設計高端特訓營”在北京服裝學院舉辦,為了提升家紡設計師的整體軟裝設計水平,拓寬家紡企業...
中紡聯人力資源管理培訓班在京舉行
培訓活動現場2013年6月8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人事部、紡織人才交流培訓中心共同組織舉辦的“中紡聯人力資源管理與實務...
寶縵家紡第十四屆新店培訓啟航
一聲柳哨,雀躍在明媚的春光里,調皮地吹開了人間的四月,吹響了品牌家紡寶縵家紡第十四屆新店培訓的號角。作為家紡十大品牌之一...
群芳斗妍鬧春俏 寶縵家紡店長培訓第二波
“好雨知時節”,在這群芳斗妍時節悄然發生。在紛紛的春雨中送走了第一批參加培訓的店長們,經過一場春雨的洗禮,寶縵家紡辦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