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竹纖維新材料產業化前景看好
20日,一場名為“竹纖維新材料產業化”的新聞發布會在四川成都舉行,位于四川眉山的竹纖維龍頭企業四川環龍新材料公司開啟“以竹代木,生物質精煉,零污染,天然抗菌,運用廣闊”的竹纖維產業化時代,預示了不可估量的市場前景,業內專家分析這將引發紙品行業的重大變革,或將撬動1000億紙品市場。
雖然竹纖維已經廣泛運用于紡織行業,但是目前規模化生產仍然受到技術和產能的限制,并且伴有污染,而造紙行業運用竹纖維為新材料的嘗試取得了重大突破。傳統造紙行業存在三個弊端:一是難以擺脫對木材的依賴;二是生產過程中難免造成環境污染;三是成品紙中殘留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隨著中國城鎮化步伐的不斷加快,人均紙及紙制品消費量將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2013年中國造紙木材消耗量在1億m?左右,占到我國森林總蓄積量的1%,由于我國造紙原料40%依賴進口,有國外媒體報道稱:中國在買世界的森林。
資料顯示,到2020年,我國造紙木材消耗量將達到1.73億m?,我國現有森林面積1.34億公頃,總蓄積量101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但森林覆蓋率僅為13.92%,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7%,居世界第104位;人均森林面積0.11公頃,人均森林蓄積量8.6立方米,分別為世界平均水平11.7%和12.6%,屬于世界上森林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同時,我國竹類資源500多種,竹林面積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竹林面積520萬公頃,四川省竹林資源總量約800萬畝,可用于工業原料的竹林資源面積總量約為500萬畝,其中眉山擁有103.22萬畝,占比12.90%,且盛產慈竹(慈竹是竹子類中最佳的造紙資源)。竹子是地球上最有生命力的植物之一,每年都能生長出數根自然成型、充分發育并可投入使用的竹子。一株高20米的樹生長可能需要60年,而一根20米高的竹子只需約60天。這一特性為竹纖維產業化和規模化提供了有力保證,同時把“以竹代木”變為現實。
據悉,利用“生物質精煉技術”提取竹纖維的工藝已經相當成熟,該技術把原來纖維獲得率從40%提高到了60%,打破了傳統的化學生產工藝。從圖中可以看出,新工藝在生產過程中不添加任何有毒化學物質,不向環境排放任何污染源,把生產廢料變成了有機肥,真正實現了“生物質全價利用”和環境友好的目標,僅此一項技術就可以為四川省節約相當可觀的治污費用。
由環龍竹業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創低溫鉀法精煉技術所獲取的竹纖維材料是一種具有比傳統竹纖維的性能更為優異的功能性新材料。該材料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竹纖維撕裂度、耐破度等物理性能較低的問題,在一份經歐盟認可的歐陸分析技術服務(蘇州)有限公司提供的檢測報告顯示:送檢樣品不含硫化物、蒽醌、二惡英、等致癌物質,不含有有機鹵化物(AOX)等化學物質的殘留,且鉛、砷、汞、鎘等有害物質含量達到歐盟食品標準。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和西南交通大學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權威機構的檢測,報告顯示原色竹纖維功能性新材料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達≥90%。可廣泛應用于食品藥品抗菌包裝基材、食品工業及醫療用擦拭基材、衛生護理用品基材、生態環保生活用紙、煙草過濾基材等領域,生物質竹纖維將為上下游企業注入強勁動力。
竹纖維的廣闊市場前景和四川廣袤的竹林資源完美契合,據估計,單就竹林合作社就可以解決數萬農民的收入問題,每年為農民增收將近1.8萬元。目前,四川環龍新材料公司就與青神縣合作建立了青神龍大林業合作社,利用當地特有的竹林資源拉動了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整個生產過程中部隊環境造成任何壓力,這開創了造紙業的一個先河,同時,由于竹林生長周期短,可以保證合作社的農民一直在增收的循環當中,解決了當地近2000名農民的增收問題。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以極致態度,探索專業化的未來,2023中國服裝論壇全景復盤
...
“傳承華夏文明 織造錦繡未來”--首屆“中華織造大會”在山東濟南舉行
當前,紡織行業是我國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的五大行業之一,產業實力與文化自信正在轉變為產品自信、品牌自信,行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
廿載風華茂,弱冠勠力行!CIAA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會云上舉辦!
2022年12月25日,CIAA二十周年紀念會在線召開。大會在發布CIAA二十周年大事記基礎上,重點對CIAA建設和抗菌...
二十家紡企產品入選“2022年度抗菌標志產品名錄”
2022年12月25日,CIAA在線召開2022年度抗菌標志產品發布會,向社會公開發布了2022年度抗菌標志產品名錄。產...
“融通成就全球價值”--2022第五屆世界布商大會啟盛大開幕!
11月16日,2022第五屆世界布商大會在浙江紹興柯橋盛大啟幕。全球紡織業界人士于線上及線下共聚一堂,沿著“一帶一路”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