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澤絲綢杯·第三屆中國絲綢家用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圓滿落幕!
1月12~13日,震澤絲綢杯·第三屆中國絲綢家用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正式開評。本次大賽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和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設計師分會、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人民政府承辦,蘇州吳江絲綢創意文化產業園協辦。
此次評比為期兩天,現場7位評審委員采用實物畫稿評比和電子畫稿評比結合的形式,全程盲評,不會出現參賽者信息。評比分為初評、復評、終評3個階段,每個環節都有公證處專職人員進行公證。為了保證大賽的嚴謹和公平、公正,評審過程中設置了屏蔽機制,評委所在單位有參賽的,不能給自己單位的作品投票。評比結束后,1月14日將在震澤絲綢杯大賽官網和中家紡官網進行為期一周的獲獎作品公示,公示結果無異議對外發布獲獎結果。
作品數量、質量雙提升
據統計,本次大賽共收到2353件參賽作品,參賽單位共計112家,其中包擴80家院校、17家企業、15家設計工作室和一些獨立設計師。整體數量較去年提高了近50個百分點。
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張毅
今年,大賽的主題為“絲•享”。作為大賽新聞發言人,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張毅對主題進行了深入解讀,他說,一方面,蘇州震澤當地的絲綢文化內涵豐富,希望參賽者通過大賽了解當地傳統文化,并將更多的設計元素融入當地產業發展,這將對產業發展起到有力助推作用;另一方面,絲綢之路是古代直至當代中國文化交流的主要通路之一,希望設計師通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將精華汲取到現代設計中,化為己用,實現自我提升。同時,大賽歷經3屆積淀,參賽范圍也越來越廣,已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專業類賽事之一,縱觀本屆參賽者作品,已經能夠在設計中較好地反應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7位評審委員在評審過程中表示,今年的參賽作品不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有顯著提高,作品中體現了很多新思想、運用了許多新元素,一些參賽作品甚至可以直接轉化為成品。
賽制與時俱進再升級
震澤杯絲綢大賽經過短短3年時間就獲得了行業各界的認可與支持,這與主辦方——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和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政府的努力創新和全力支持密不可分。
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高級工藝美術師王易
作為大賽評審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高級工藝美術師王易詳細地介紹了本次大賽的創新亮點,她說,今年大賽組委會專門開發了震澤絲綢杯大賽的獨立門戶網站,實現了PC端與移動端同步。這是家紡行業內首個為設計大賽專門開發的網站,官網的建立為后續的設計人才對接、作品開發建立了一個系統、可分層拓展的平臺。
“今年大賽不僅實現了官網一鍵式報名,且取消了由參賽者寄送實物畫稿參賽的環節。組委會增加了大量的資金投入,為參賽者免費打印制作所有參賽作品。目的就是為了給參賽者減負,減輕參賽者的時間和費用成本,能夠更高效、便捷的參賽,同時也保證了所有參賽作品的標準化,使賽事的各項環節一體化,大大提高了參賽各類信息統計的精準性。大賽組委會切身從參賽者的角度出發,打造了一個高效率、零成本、高回報的優質競技平臺。因此,今年大賽的報名數量創造了新紀錄。”王易說道。
“大賽”和“小鎮”互為依托
震澤絲綢杯是中國家紡協會舉辦的首個針對絲綢家紡產品的專品類大賽,震澤也是國家首批的特色小鎮——“中國絲綢小鎮”。
“在震澤舉辦絲綢家紡創意設計大賽意義非凡”,王易說:“一是促進震澤乃至蘇州地區絲綢家紡產品設計實現新理念、新創意與新工藝,展示、宣傳和推廣了震澤絲綢文化與集群的整體品牌形象;二是激發了行業企業的創新、創意活力,為設計院校師生、家紡企業、設計機構和工作室等牽線搭橋,加速人才與企業的對接,優化家紡市場新供給;三是反映了全國家紡設計領域特別是高等院校的整體設計能力和水平,推動了家紡行業潮流趨勢的新發展;四是為絲綢家紡產業的升級發展搭建平臺,推進絲綢家紡設計品質的新高度。”
同時,對于震澤來說,承辦絲綢家紡大賽既是一份榮譽也是一份責任。作為本次大賽的評審委員會成員之一,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顧全表示,首先,“震澤絲綢杯”創意設計大賽的誕生和舉辦是中國家紡協會對震澤絲綢小鎮的支持和認可,也凝聚了震澤歷屆黨委政府和震澤絲綢人在振興絲綢產業時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重視和辦好這項比賽;其次,承辦好創意設計大賽是為了更好地傳揚震澤絲綢文化。震澤自古就是蠶絲之鄉,這里有著悠久的種桑養蠶歷史和深厚的絲綢文化積淀,可以說絲綢是震澤古鎮之魂。把震澤的絲綢文化繼承和發揚下去,我們責無旁貸;第三,承辦好創意設計大賽是打造好中國絲綢小鎮的需要。震澤有著良好的絲綢產業基礎,目前全鎮共有絲綢企業100多家,已經形成了一個年產值超20億元的產業集群。辦好大賽就是為了更好地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共同經營好震澤絲綢品牌,讓“一絲興三業,三產繞一絲”的美好愿景真正在震澤開花結果。
據悉,在大賽舉辦的3年時間里,也是震澤絲綢快速發展的3年。在這段時期內,“震澤絲綢金花”之一的太湖雪絲綢已經成功登陸新三板,成為蘇州絲綢家紡行業的第一股,目前正積極籌備主板上市;從農業合作社發展而來的家和蠶業已經掛牌江蘇省首批“農業板”;綠中緣絲綢掛牌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8家絲綢企業已經與機構開展合作,有效借助資本續薪添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震澤全鎮規模以上絲綢家紡企業達到8家,年產值超14億元,年產蠶絲被400萬條,占全國市場總額的30%。
在顧全看來,震澤培育了絲綢設計大賽成長,而大賽則促進了絲綢小鎮發展,兩者互為依托。“大賽的舉辦,一是打響了震澤絲綢的知名度,成為宣傳震澤絲綢的重要媒介;二是提升了震澤絲綢的競爭力,優質的參賽作品為絲綢產品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震澤打開了通往時尚流行前沿的大門;三是加強了行業的凝聚力,大賽的舉辦讓震澤越來越多的絲綢企業受益,在不斷提升震澤絲綢品牌含金量的同時,也讓抱團發展、強化自律成為行業的共識,促進了產業的良性發展。”顧全說道。
作為行業大賽,只有與產業緊密結合才能更有活力,為此,今年大賽仍然立足于參賽作品成果的轉化。“從第一屆大賽開始,我們就將獲獎作品制作成了絲巾產品,并在行業展會上進行了展示,獲得了很好的反響。隨著作品數量的增加以及質量的提升,我們在服務好設計師和企業對接的同時,也越來越注重版權的保護。”顧全說,今年,大賽將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作品信息庫,進一步規范賽制,更好地服務大賽成果向“生產力”轉換,真正實現從設計稿到消費品的高效對接。
王易也表示,大賽將始終堅持倡導原創設計,主辦方會通過大賽不斷為行業培養和儲備設計人才,提高行業產品設計的創新能力。“今后,我們也會根據往屆的經驗和大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賽事不斷地調整、改革,讓震澤杯大賽持續呈現一個良好的、上升的、與時俱進的態勢。明年,大賽將更加注重宣傳推廣,引進更多的合作機構,也會將大賽與行業的各項活動緊密結合,將大賽打造成中家紡、乃至中國家紡行業的的一塊設計品牌。”王易說道。
大咖話大賽
在緊張、激烈的評比過程中,記者對7位評委分別進行了采訪,請他們談談什么樣的參賽產品設計最受好評?
評審委員會委員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傅琳雅
上,斵⑽幕瘋鞑ビ邢薰緞撌既
綜觀本屆大賽的2000多幅參賽作品,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很多作品的畫面感非常好,一些優秀作品從絲綢的材質特性入手,在構圖、色調方面體現出了輕柔、柔美的氣質,讓我非常欣賞。
作為本屆大賽的評委之一,我的評價標準是參賽作品能夠兼顧春、夏、秋、冬的節氣變化,兼顧形與質的深度發掘,色彩比例的運用要有章法,能夠體現出色彩的主題性、故事性,考慮到色彩的輪回規律等,好的作品考驗的是設計者的文化修養。
我建議以后參加大賽的學生要更多地關注流行色的發布,研究流行色的運用,將色彩趨勢與家紡設計相結合,這樣能夠更好地兼顧設計的商業價值。
顧全
現任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今年的參賽作品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3年來最好的?梢哉f經歷了3年的積淀,我們的創意設計大賽已經在行業內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相信大賽的持續舉辦一定能對激發震澤當地絲綢企業活力和加強產學研對接產生積極的影響。本次大賽的作品整體質量都很高,我認為好的作品一定要有“魂”,能夠把設計者的思想傳遞給欣賞者,并讓彼此間產生共鳴。
目前,震澤的企業大部分還是傳統絲綢企業,在產品創新方面有著較大的需求。下一步,我們仍要有序引導企業開展絲綢衍生產品的研發,不斷拓寬絲綢產業的產品線,提升震澤絲綢的競爭力。震澤一直以開放的態度歡迎各類人才前來工作、創業。我們的絲綢文化創意產業園也開辟了專門針對絲綢產業的創客空間,為創意設計人才提供更好的環境。
郎青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染織與服裝系副主任、博士
在看過本次震澤絲綢杯大賽的2000多件參賽作品后,讓我感到很震撼。
首先,參賽作品的表現方式和主題都很豐富,讓人印象深刻。
其次,很多作品融入了傳統文化元素,同時加入了新的想法和創意,讓人感到比較意外和驚喜。這些作品既保留了傳統元素的精髓,又加入了時尚語言,在色彩、工藝、技法等方面也十分有創意。
再次,引入了許多流行趨勢和時尚元素,現在的設計師大多比較年輕,他們的生活方式決定了創新思維,在這個信息化發達的時代,很多作品都體現了與時俱進的設計元素。例如,年輕人喜歡玩的一些網絡游戲,在本次作品中就有所體現。
最后,我認為有一些設計師在創新方面膽子可以再大一點,多結合市場實踐,讓作品更有張力。
呂存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亂針繡(蘇繡)第三代傳承人
絲綢文化已經在震澤存在了數千年,震澤的大街小巷都承載著絲綢的每一次演變。此次,將以絲綢為主要載體的家紡創意設計大賽安排在震澤舉辦,能夠讓人身臨其境,更好地看到絲綢文化的“前世今生”。
我認為,本次參賽的2000多幅作品整體都很不錯,許多產品都體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結合。在我看來,傳統的文化和技藝一定要融入當下的時代以及當下的生活,要創新、要有所改變,這樣產品才能獲得更強的生命力。
如今的很多設計師都很年輕,我建議他們在設計過程中要從多層次、多角度審視傳統文化,做創新性設計,此外,設計師也要多看、多接觸、多積累,練好基本功,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傳統與現代融合。
陸維祖
江蘇寶縵家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認為好的家紡設計要體現自然美,要以人與自然和諧為主,此次很多參賽作品都反應出了這一點。從今年的參賽作品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家紡行業內已經涌現出了很多年輕優秀設計師,他們的設計水平和設計工藝甚至有趕超國際畫稿設計師的趨勢。
另外,本次大賽的舉辦對行業具有重要作用,能夠促進家紡行業企業健康發展、培育優秀設計人才。更重要的是,通過此次大賽平臺能夠促進校企合作,幫助家紡企業挖掘優秀設計師;參賽對院校學生來說也有重要意義,能夠幫助他們提早了解市場,把握市場流行趨勢。
我覺得一位優秀的企業設計師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更要學會取長補短,圍繞企業的風格做產品。因為每家企業的產品設計理念與風格是不一樣的,優秀的設計師需要將企業風格、設計美感和自身的設計特色相結合,并了解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點。
王建
南京藝術學院紡織品設計系主任、碩士生導師
我是第一次以評委的身份參加震澤絲綢杯大賽,我感覺大賽參賽作品的水平正在逐年提升。
從本次大賽的作品中,我看到了很多“95后”設計師所具有的設計活力,看到了他們對流行元素的理解和詮釋。參賽作品還體現了很多新銳元素,顏色使用也比較大膽。
如今,震澤絲綢杯大賽已經成功舉辦了3屆,大賽對專業院校的教學起到了反饋和指導的作用,也幫助了院校教師和學生在設計當中進一步結合流行趨勢和市場需求。
現在的在校生大多是“95后”和“00后”,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對紡織和家紡行業都有著獨特的理解,這次大賽作品里就有敦煌、山海經等元素的體現。此外,震澤絲綢杯大賽也讓設計更加服務于企業,在高校與企業對接的過程中,我們一方面會啟發學生保留學院派的設計方向,另一方面會進一步結合實用性和市場需求,做出更好的作品。
徐雪漫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設計系主任、副教授
今年的參賽作品數量很多,質量也讓人欣喜。作為一名專業從事服裝設計教學的工作者,我認為紡織與服裝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可以互融、互通,今年大賽中的很多作品也可以運用到服裝設計之中。
通過對本屆大賽的評審,我發現院校作品在創意方面很突出,帶給了觀眾許多新鮮視角。我建議學生們在創意的同時,要更多地考慮設計的可運用性。家紡設計不僅僅是花型設計,更是色彩的空間運用以及對工藝處理的斟酌,學生們要建立更加整體化、綜合性的設計思維模式,這樣才能為未來走向市場做好前期積累。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以極致態度,探索專業化的未來,2023中國服裝論壇全景復盤
...
“傳承華夏文明 織造錦繡未來”--首屆“中華織造大會”在山東濟南舉行
當前,紡織行業是我國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的五大行業之一,產業實力與文化自信正在轉變為產品自信、品牌自信,行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
廿載風華茂,弱冠勠力行!CIAA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會云上舉辦!
2022年12月25日,CIAA二十周年紀念會在線召開。大會在發布CIAA二十周年大事記基礎上,重點對CIAA建設和抗菌...
二十家紡企產品入選“2022年度抗菌標志產品名錄”
2022年12月25日,CIAA在線召開2022年度抗菌標志產品發布會,向社會公開發布了2022年度抗菌標志產品名錄。產...
“融通成就全球價值”--2022第五屆世界布商大會啟盛大開幕!
11月16日,2022第五屆世界布商大會在浙江紹興柯橋盛大啟幕。全球紡織業界人士于線上及線下共聚一堂,沿著“一帶一路”啟...